蜗轮蜗杆模数是衡量蜗轮蜗杆传动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,以下是具体介绍:
数学定义1:模数是指相邻两轮齿同侧齿廓间的齿距\(p\)与圆周率\(\pi\)的比值,以毫米为单位,即\(m = \frac{p}{\pi}\)。
实际意义:模数反映了轮齿的大小。模数越大,轮齿就越大,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,齿轮的承载能力也就越大;反之承载能力就小。
计算关联4:与分度圆直径和齿数也有关系,即\(m=\frac{d}{z}\),其中\(d\)为分度圆直径,\(z\)为齿数。
为了设计、制造和检验的方便,蜗轮蜗杆的模数实行了标准化。规定以蜗杆轴面模数\(m_x\)和蜗轮的端面模数\(m_t\)为标准模数,对于相互啮合的蜗轮蜗杆,其模数应相等,即\(m = m_x = m_t\)。标准模数值有\(0.5\)、\(0.75\)、\(1\)、\(1.25\)、\(1.5\)、\(2\)、\(2.5\)、\(3.15\)、\(4\)、\(5\)、\(6.3\)、\(8\)、\(10\)、\(12.5\)、\(40\)等。